突发!
就在刚刚,香港特首李家超
召开新闻发布会
宣布,从本周三(明天)起
取消两项防疫措施:
即市民无需使用“安行出行”和
取消“黄码”安排!
以上两项废除意味着入境人士:
免除了隔离限制。
中国香港成为第一个
入境隔离几乎等同于“0+0”
细节往下看...
多家媒体纷纷跟进报道:
综合《南华早报》和网媒“香港01”等报道,李家超今天在行政会议前的记者会上,作出上述宣布。
李家超说,星期三起,香港市民无须再使用“安心出行”app,但会保留食肆等指定处所的“疫苗通行证”安排,另外会取消“黄码”安排,
包括入境人士在内的所有市民,
只有确诊时会转为红码,
其余时间维持蓝码。
李家超称,新改动考虑了数据及风险,目前输入个案风险比社区感染风险更低,即使取消“黄码”安排,也不会增加社区感染风险,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12日下午将交代详情。
根据香港目前防疫措施,入境人士将获得“黄码”安排,接受三天居家监察,不得进入食肆等指定处所,直至三天后检测结果阴性。
免除隔离限制,可自由出入!
这对于澳洲华人来说,也是好消息!
真的可以考虑香港入境~
此外,这也是国内城市的一个重大突破!
相信更多城市有可能也会加速。
我们会继续关注以上最新更新,
至于与内地通关问题,李家超表示,港府目标是以最快速度推进正常通关,但要按实际情况去推进,强调要考虑当中的风险。他强调关心与内地通关事宜,会尽力希望实现。他又指,支持内地防疫措施,会作配合,期望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再作出有利通关的安排,如果有优化措施,特区及深圳政府都会积极考虑。他说:“任何可以做到的措施都会最快向大家公布”。李家超表示,针对与内地人民往来,特区政府是采取积极态度,如果有新的措施会配合。他又指,会认真审视数据和风险,两地有共识去推进通。李家超又说,政府亦希望尽量减少市民生活的限制,强调会尽力促成与内地通关。另据港媒《香港01》报道,《香港01》从广东省卫健委相关部门获得消息,市民期盼己久的通关已有具体时间表,最快可在明年1月上旬实行。目前提出的其中一个「吉日」是1月9日(星期一),据悉到时会采取「0+3」模式,即入境人士只须3天家居监察。
但通关能否如期实施,这段时间的疫情始终是关键因素。港府消息回覆《香港01》查询时指出,仍未掌握开关的确实日期。
消息一出,全网热议:
除此之外,有人透露称,成都的各隔离酒店发出通知,告知正在隔离中的入境人员,原本应该隔离5+3的人员,即刻起隔离满5天即可解隔离。此外,中国两个城市确实开始执行放松入境的一些规定:据了解,澳门取消了入境人士“落地检”及入境后的核酸检测和快速抗原检测措施。澳门特区政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公布,自2022年12月9日零时起,取消入境人士的落地核酸检测、入境后的核酸检测和快速抗原检测措施。一、当天或过去5天内没有中国内地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士的入境措施:(1) 由中国内地(除广东省珠海市外)直接前往澳门,于登机、登船时须持采样日后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2) 经广东省珠海市前往澳门,入境时须持采样日后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二、由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地区和外国入境澳门及当天或过去5天内有中国内地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士,解除医学观察后的措施,由原本的3天澳门健康码为“红码”,改为3天“黄码”,并于最后1天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转为“绿码”。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8日宣布,将确诊人士隔离期和密切接触者的检疫期均缩短至5天。从台湾或海外地区抵港人士须进行每日快速抗原测试亦调整至抵港后第5天。有关措施9日零时起生效。在现行安排下,未接种或只接种一剂新冠疫苗的确诊人士须进行14天隔离,已接种至少两剂新冠疫苗的确诊人士可在取得第6天及第7天(或在其后任何连续两天)的快速测试阴性结果后,提早完成隔离。至于确诊人士的密切接触者须进行14天检疫,但已接种至少两剂新冠疫苗的密切接触者可在取得第6天及第7天的快速测试阴性结果后,提早完成检疫。李夏茵表示,因应最新的疫情发展和风险评估,并考虑到个别特定群组缩短检疫期的经验,特区政府决定调整适用于所有人士的隔离、检疫和检测的安排。确诊人士如在检测阳性后第4天及第5天进行快速抗原测试并取得阴性结果,便可以于第5天申报测试结果后,提早完成隔离。密切接触者的检疫期同样调整为5天。密切接触者在检疫期间须每天进行快速测试,若他们每天的快速测试均取得阴性结果,便可以于第5天完成检疫。此外,目前从台湾或海外地区抵港的人士需要在机场抵港时及在抵港后第2天进行核酸检测,亦须在抵港后每天进行快速抗原测试直至抵港第7天,并在每天取得阴性结果后方可外出。由9日起,有关的快速抗原测试要求会作相应调整,所有于12月2日或之后抵港的人士只需按要求每天进行快速抗原测试至抵港后第5天。现有的机场抵港“检测放行”及抵港后第2天强制核酸检测安排则维持不变。除此之外,近日,卫健委还表示,将加快优化入境人员管理措施。12月7日,在国务院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中国政府什么时候会开放入境防控措施,取消或者调整核酸检测和入境隔离的要求?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这个问题大家也都很关心,这次优化措施主要是针对国内各地的疫情防控,对于入境人员管理等外防输入的措施,我们也将依法依规、逐步推进、加快推进,进一步优化完善。而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则表示,希望在新年前,香港能与内地通关。“一个可能是隔离日期缩短,或者对防疫要求方面,有些方面不再强调,或者是增加通关名额。”12月9日,网上有消息称,浦东机场等国际航班的入境旅客取消集中隔离,做完核酸后居家隔离。
这一消息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浦东机场甚至还迅速冲上了热搜。
但根据网友的反馈,目前入境旅客仍需执行5+3的隔离政策。
也就是说,这一消息并不属实!
目前的入境隔离政策并没有放宽。
但是,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在近日表示:中国正根据疫情形势,调整优化包括国际旅行在内的举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赴华旅行将更加便利。
秦刚表示,三年多的疫情给旅行造成了困难,我知道许多人迫切希望访华,我想告诉大家,中国正在调整优化包括国际旅行在内的新冠疫情举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赴华旅行将更加便利。
除此之外,12月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也提问了入境防控相关的问题。
此外,张文宏团队表示:
新冠已经进入最后一程。
这两天,北京和上海再次就疫情防控相关事宜召开了发布会。12日,北京市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要坚定不移细化深化加快落实新十条。新十条是因时因势不断调整优化防控政策作出的科学决策,早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共同目标。坚定不移推动复工复产,全力以赴采取各项措施推动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当前要把推进复工复产放在突出位置,按照应复尽复、愿复必复、愿到尽到原则,各区政府或主管部门不应设置复工复产审批,不应设置到岗率上限。单位、企业发生疫情时,因地制宜快速隔离或配合做好转运工作,对涉疫环境进行消毒,不得随意停工、停产。全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按照《北京市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企纾困的若干措施》各项要求,衔接已有助企纾困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力稳就业保民生,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推动经济回稳向上,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加快推进经济复苏发展,为明年经济实现良好开局起步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查验工作,合理布局核酸采样点位,备足工作力量,方便满足群众愿检尽检需求和防疫工作需要,对接保障重要单位、大型企业及特定场所的检测需求。
疫情的快速发展导致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在短期内面临较大的压力,倡导大家按需购药、分类就诊,不盲从、不跟风。药品有保质期,请看清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不要随意服药,同类药品不宜同时服用,相同类型药品无需重复购买,选择一种即可。
用药避免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和不合理联用等服药行为。不合理联用药物包括西药和西药之间、西药和中药之间的联用。因此市民在用药时,应该谨慎用药、对症服药。当居民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居家治疗不见好转时,可首先选择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或联系家庭医生寻求帮助。此外,北京市提醒药品经营者,要依法诚信经营,做好明码标价,严禁哄抬价格和价格欺诈。下一步,北京市将持续紧盯防疫药品供销情况,加大对药品价格的监督检查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设施、人员、物资等资源储备,提高救治能力。强化各级医疗机构衔接,发热门诊要应开尽开,为群众就医提供更多便利。广大医护工作人员是抗疫最宝贵资源,要关心关爱医护人员,确保一线医护工作人员按照防疫规范操作,加强自我防护,合理安排轮休。针对市民近期反映较突出的医院发热门诊就医难问题,北京迅速部署全市发热门诊和诊室扩面增容,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和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均要开设发热门诊或诊室,增派人员力量。目前,全市医院发热门诊从94家增长至303家,全市全部二级以上医院均开设发热门诊或诊室,其中24小时开诊的235家,可接诊发热儿童的100家。全市349家正式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发热诊区,为有发热等11类症状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为了应对电话呼入高峰,北京急救中心扩容120调度指挥系统,调整接听调派模式,优化调派流程,调整人员班次,补充力量增加120接听受理座席。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4日—26日举行。北京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研考工作部署,加强工作调度,教育部门会同国家教育考试局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切实做好考试组织工作,认真开展考生信息摸排,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完善考试防疫方案,研究制定考试组考方案、安全方案,科学设置考点考场,强化试卷流转保存、应急处置等措施,确保实现“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保障考生合理诉求。新冠病毒的致病性减弱,广大市民无需对病毒“谈虎色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不要恐慌,首选居家休息、合理用药、自我康复,如症状持续加重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近期医疗机构发热患者较多,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为了避免大量人群集中感染导致疫情高峰,对正常生产生活和就医秩序产生较大影响,在现阶段我们仍需尽可能减缓疫情的传播扩散,通过适当的防护和管理措施减少疫情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影响,有序、平稳实现防控策略的转换。优化防疫措施落实有个过程,平稳过渡并非易事,难免会有不同声音,也会有谣言传播。要不信谣、不传谣,从权威渠道获取权威信息,从专业部门获取科学防护知识,从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共同目标出发作出每一个人应有贡献。13日零时起,除特定场所外,不再要求查验“随申码”扫“场所码”,全市疫情风险区“清零”,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上述措施自2022 年 12 月13日零时起实施。重要机关、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健康码查验等防控措施。后续,本市将根据国家政策和疫情形势动态调整相关措施。除此之外,12月13日零时起,上海7个高风险区解除管控:- 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临汾路街道;闵行区梅陇镇;嘉定区江桥镇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自2022年12月13日零时起,全市疫情风险区“清零”,全市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除此之外,12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团队在“华山感染”公众号发表文章表示,新冠疫情正在进入“最后一程”,并最终会向季节性流行病转变,现在阶段需要全社会的动员,保护老年人与脆弱人群,其中最核心的原则是,我们应该尽一切能力,延缓老年群体的感染时间,最大程度减少在第一波疫情高峰中的老年感染者数量。
具体内容如下,大家可以看一下:
希望有更多好消息!
文章素材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观察者网、华山感染、南华早报、联合早报、香港01